全球央行大撒幣,利率低到貼地板,債券基金紛紛砍配息,2021年如何追求收益成為投資人最傷腦筋的話題。
追求收益,與其問股票股和債券殖利率多高,不如先改變自己的投資思維,過去都靠債券基金打造的收益,在長期低利率環境下,投資單壓債券,不如股票和債券都要擁抱,才有機會為自己創造較高收益,同時追求資產的成長。
隨著台灣邁入老年社會,台灣人投資基金偏好有息的債券型基金,配息率愈高,市場就愈吸金,但高配息會不會吃掉投資本金,一直是許多人投資疑惑。
國人持有規模最多五檔基金,給你配息,也有財富增長嗎?
值此新春之際,筆者特別將目前台灣人持有境外基金金額的前五大基金,檢視過去五來的表現和淨值變化,在【配息基金比一比】表格裡,即可發現配息若在5-6%的債券基金,過去五年來淨值變化可以處於小跌或小漲。配息率若超過8%以上債券基金,過去五年來淨值下修相對較多。但配息率9%的平衡型基金─安聯收益成長基金,投資人不僅賺了收益,淨值也上漲,是五檔裡唯一有魚與熊掌兼得基金,跟基金名稱蠻相匹配。
從【配息基金比一比】表格的數據,可以發現多數債券基金配息率愈高,淨值減損愈大,尤其是南非幣級別者,過去五年來以原幣別計算報酬雖然相當不俗,但配出17%以上配息,五年來淨值下跌近三成,真的印證配息基金是自己配給自己。國人偏好這檔境外基金,配息和淨值雙雙成長,以平衡型基金-安聯收益成長的表現最佳,能夠如此勝出,關鍵就在這檔基金有股有債,又是全球金融市場馬首-美國。
美國市場是投資的must-必備資產,但若檢視【境外基金成立以來績效破百千%】一表,根據理柏數據顯示,在996多檔境外基金裡,以新台幣計算報酬成立以來績效破千%者,有41檔、都是股票基金;債券基金沒有破千%,破100%有69檔,200%以上有32檔;混合平衡型基金破百者有17檔,表現最佳者逼近700%報酬。
那類基金給你「存在感」VS「存債感」
基金成立以來績效,能夠創造百倍和千倍的回報,除與資產類型有關,當然與成立期間長短有密切關係,例如股票基金成立以來績效數一數二,幾乎都是1990年代就成立,這40多檔股票基金能夠創造千%績效,不少資產是美股、大中華、亞洲股票和新興市場為主,這類型基金回報之高,讓人很有存在感和feel good。
境外基金成立以來績效破百千%
但台灣人愛配息基金,尤其是債券基金,多數人對股票基金比較冷感,對債券基金反倒是很有「存債感」。
債券基金,不是退休族群的專利,連二、三十歲的壯年者都堅定志向要每月定期定額或拉回加碼配息型債券基金,努力刷「存債感」,2020年一場疫情全球央行聯手降息,基準利率一調降,在台熱銷配息債券基金配息率也陸續下調。再從【配息基金比一比】或【成立以來績效破百千%】表格數據來看,在低利年代,單押債券基金恐怕不容易追求財富爆炸性增長,反倒是股票基金,比較令人期待的。
【配息基金比一比】表格裡,雖然有一檔債券基金-富蘭克林坦伯頓-新興國家固定收益基金季配美元級別,成立以來(1997/7/5到去年底)績效逾760%,但近期表現不若昔日,面臨資金大舉外流,但其長期績效打敗聯博-全高收AT美元級別(2002/10/21到2021/02/08美元報酬是328%,此級別台灣人投資最多,理柏係以A級別為主,遂改採MoneyDJ數據),長期績效得以卓著,關鍵就在新興國家的經濟成長和團隊長期主動管理。
2021理財重頭來,雙收基金擁抱全世界,有存在、也存債。
國際貨幣基金(IMF)預期2020年美國GDP占全球比重仍高達約25%,投資人若依照各國經濟來配置投資組合,由此來看,美國市場在投資組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另外,世界銀行也預期2021年新興市場經濟成長將領先已開發國家,目前國際資金流向也顯示,美歐股漲多後,資金開始流入新興市場。
不論是掌握2021年投資機會,或是做長期投資,例如為子女儲備十年後教育金或自己退休金,單靠債券基金,在追求財富增長的「馬力」是不夠。不少基金族,看到2020年股票狂飆,債券基金不給力,有些人開始運用母子基金投資術/袋鼠術,不論名稱為何,就是用債券基金配息,再轉投資股票基金。
有意識到股票重要性,這是好事。但老實說,母子基金這樣轉來轉去投資,檢視一下投資組合,感覺都很複雜。另外,有些人就是要領息、支應日常生活者,恐怕也沒有多餘配息可轉進股票基金。
不論是簡化投資,或是輕鬆點投資,是否有兩三檔基金就可以啟動領息和成長雙重目標?從【成立以來績效破百千%】表格,打造自己長期的收益和成長投資組合,這個投資組合,美國是必備,新興市場更是必要,尤其新興市場經濟成長對全球GDP貢獻度比重愈來愈高。不論是從過去基金績效或全球未來趨勢,財富要增值,也要兼顧領息,美國雖是全球金融市場的龍頭,但加入新興市場,絕對是大勢所勢。
對有收益需求、又想追成長投資人,富蘭克林投顧建議,可以透過美國和新興市場雙收的平衡型基金─富蘭克林坦伯頓穩定月收益基金和富蘭克林坦伯頓新興市場月收益基金介入,就可以輕鬆當全球領導企業的股東和債主,平衡基金因為有債券,可以創造月收益的配息效應,也有股票有機會追成資本增值。
根據大盤指數的回測,美國與新興市場股債各占四分之一,相較100%美股、或100%新興股、或不同比重的資產配置,三年循環績效(任一個月進場投資三年的平均報酬率)贏得正報酬機率高達96.6%,過去20年年化報酬有機會達7.9%
「美國與新興股債」投資組合的三年循環績效(%)
富坦雙收基金,擁抱股債,囊括全球企業精英。
富蘭克林坦伯頓穩定月收益基金是一檔專注美國市場的平衡基金,1999年成立迄今累積報酬逾193%,年化報酬5%,目前持股近五成,約29%在固定收益,約19%在可轉債,從持股來看,布局重點在金融和公用事業,股票布局算是價值,這也是基金在2020年表現相對壓抑的關鍵。
富蘭克林坦伯頓穩定月收益基金經理人愛德華‧波克(Edward Perks)目前操作策略是持續加股減債,因應疫情和市場波動,債券偏好高信評等級的債種。他預期去年相對落後的類股例如金融和公用事業,在2021年將有表現機會,在評價面具有相當吸引力。
富蘭克林坦伯頓新興市場月收益基金2011年成立的新興市場平衡型基金,去年2月才剛引進台灣,這類型基金在核備近千檔境外基金僅有七檔,這檔基金股票布局有56%,固定收益則近39%,成立以來績效16.5%。這檔新興月收基金股票布局上,看好新興市場內需消費力,金融比重11%、消費動能13%、資訊生活也27%。
富坦新興月收基金經理人伽坦.賽加爾(Chetan Sehgal)看好新興市場受數位轉型影響的產業,鎖定具有競爭優勢的科技創新產業。拜登執政後,中美貿易的不確定性可望淡化,美元走勢偏弱與低利率的寬鬆政策環境,將有利於新興股債市的表現。
富坦這兩檔雙收基金,從績效來看,似乎還沒有看到強勁爆發力,一來除係兩檔基金的成立時間還算短,二來是挑選標的影響所致。例如富坦穩定月收基金,屬價值投資,平衡基金裡還歸類屬於溫和型,能源和金融比重較高,拖累去年基金表現 ;至於富坦新興月收,則受本地貨幣債拖累。
但若觀察富蘭克林境外基金長期表現,或許有機會可以期待。尤其基金【成立以來績效】,若以原幣別計算基金成立以來績效,全部999檔境外基金裡表現最佳前十名,富蘭克林投顧總代理富蘭克林坦伯頓集團的境外基金就有5檔之多,竟然還有基金回報高達13萬和15萬%,這與基金成立早晚有密切關係,成立愈久累積報酬愈可觀,完全可以印證基金長期投資的複利威力。
成立以來績效最佳的前十檔境外基金-截至2021年元月底
眾多國際知名品牌基金公司裡,若真的要找長期績效佳的基金,富蘭克林相關境外基金堪稱是滿手好牌,其中不乏是美國註冊成立,時間可追溯到1948年,這些數據凸顯基金公司的永續經營實力,基金團隊的研究和投資功力。 長期投資者,也相信基金專業團隊,基金表現一時壓抑,反倒提供投資人趁低撿便宜的機會,加上平衡基金也有月配息機制,兩檔基金配息率約5-6%,另外投資組合都有五、六成的股票部位,有機會追資本利得增長,以富坦穩定月收為例,由於布局在公用事業和金融比重就有兩成多,價值補漲類股也有兩成,2020年資金重押成長股,2021年資金若重返這兩大產業,富坦穩定月收就有表現機會,富坦新興月收則在靜待國際資金回籠新興市場。
追求財富長期增長,低利年代就是要勇敢一點,存款利率不具吸引力,各類債券基金調降配息率,對於一時還不敢跳躍到股票基金的債基配息族,或許可以考慮平衡/混合資產型基金,提高些風險胃納,納入點股票部位,又有不差的配息收益,更重要的是買點,要買在起漲前。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