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聯博-全高收 國人比重近七成 暫停新申購

作家相片: 白富美白富美

曾經是台灣基金族的國民基金(以台灣人投資金額規模最多定義),聯博-全球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俗稱聯博-全高收債券基金),由於台灣人持有規模逼近金管會規定的的境外基金國人投資比重不得逾70%的天花板,已從2月6日開始控管新申購/新轉入的額度,但定期定額投資不在控管範圍。


根據境外基金觀測站的統計,元月底台灣人投資在這檔境外基金的金額達3,682.4億元,目前國人投資比重約68.82%,去年底則是68.19%,元月淨申購規模還有36.2億之多,主要都是後收級別。


聯博-全高收基金,在2021年2月以前一直是台灣人持有金額最多的基金(含境內外基金),2月這個寶座改由安聯收益成長基金奪下,退居台灣人持有第二多的共同基金。


近年來ETF大爆發,投資人紛紛轉向擁抱高配息台股基金,或是想追求資本利得的20年美債ETF,去年底聯博-全高收的台灣人投資規模,在境內外基金排序,已落後到第四名,安聯收益成長、0050和00878則是前三名,元月元大台灣高股息基金(0056)再以3,856億元的規模,快速超車聯博-全高收(目前排名暫居第五)。

聯博-全高收樹大招風

高收債基金熱賣,只要是迎合台灣人低利年代偏好配息的選擇,但聯博-全高收熱賣一向是備受市場關注,尤其這檔基金熱賣到連台灣財經高官都被外國人追問:「為什麼台灣人偏好垃圾債?」


一連串抑制高收債熱銷的法令不斷出來,不僅要基金名稱上加註警語,還有國人投資比重七成的限制,還要求境外基金業者必須深耕台灣,聯博鑑於當年台灣有三千億資金投資在聯博-全高收基金,順應政策要求併購本土小投信,展開在台深耕的第一步。


高收債基金從長期績效表現,在各類型債券基金裡是數一數二,儘管空頭時,跌幅也不小較大,無法像美國公債可以發揮避險功能,惟長期績效和配息,相對是可以滿足投資人的理財需求,但樹大招風,加上同業競爭,高收債基金在2022年還被要求更名為「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聯博投信在這檔招牌基金更名時,還特別做了廣告,眾告周知新名稱,還打了「傳家基金、收益經典」的口號「SLOGAN」。

聯博-全高收國人比重近七成,一大關鍵規模縮水80億美元

目前這檔基金是暫停新申購/新轉入,惟定期定額還有資金持續流入,台灣人買盤勝過海外,這檔基金終將會超過70%的上限,無法接受新申購,儘管定期定額可持續,但不能提高投資金額,單筆投資者只能持續持有、買回或轉換。


投資人在基金操作上比較「卡卡」,是否還有機會跟聯博-全高收長相私守,如2022年自己打的廣告成為台灣人的「傳家基金」,一來得看台灣投資人到底對這檔基金有多忠心不二,二來就得看基金是否能夠創造「經典收益」,持續滿足基金粉絲們的收益需求。


其實,聯博 -全高收在2017年第二季時,基金總規模還有242億多美元,但元月最新的基金規模僅有162億元美元,基金規模大幅縮減,直接衝擊就是台灣人投資比重,這檔基金台灣人投資規模最多時還有新台幣4,714億元,若基金規模還可以維持在200多億美元的話,台灣人可以投入資金有機會回到當年的高峰,不至於像現在國人投資金額還不到四千億,就必須控管額度、暫停新申購。


聯博-全高收在2021年和2022年遭到投資人近383億淨贖回,2023年開始靠賣後收級別、淨申購回籠,去年更大賣,淨申購金額565.9億之多,雖然無法跟高股息台股和20年美債ETF相提併論,但在境外基金裡買氣第四名,勝過國民基金-安聯收益成長,關鍵就在後收級別大熱賣,目前後收級別的投資金額約1,400多億。


1,400多億後收級別綁約期滿,如何轉換是問題

聯博-全高收是否可以開放新申購,關鍵就在「非台灣人」投資金額是否可以成長,或是台灣人是否會因為交易不便,與聯博-全高收就「斷捨離」,以台灣人偏好收益的實況來看,這支基金投資人可以領息、長期持有,但另一個潛藏問題是如何安排後收級別投資人三年綁約後的去處,由於後收級別在綁約三年期滿後,依金管會規定必須轉換為非後收級別。


若是聯博-全高收的國人持有比重,依舊逼近七成或超過,若是沒有在一、兩年內明顯下降,後收級別的投資人綁約期間一到,如何轉換到同檔基金非後收級別,就是個大問題,尤其後收級別是近年來聯博-全高收銷售主力,此級別投資金額占比約三成。


若七成比重遲遲無法下降,新申購禁令無法解除,後收級別綁約期滿,聯博-全高收的後收級別投資人就必須選擇聯博其他收益型基金,只有後收級別投資人執行轉換或贖回,若基金規模沒有大幅縮減,聯博-全高收基金或許才有機會解除新申購的禁令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Comments


免責聲明
基優網/Fundlover的統計、文章和專欄係為團隊觀察和研究,基優網/Fundlover團隊盡力提供正確的資訊,文章純屬分享,投資有風險,投資人宜自行判斷、明辨標的之合宜性。

社群正方圖 (1)_edited.png

© 2014 by 基優網Fundlover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