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白富美

金融執照好好拿 官方恩賜vs燙手山芋

已更新:2021年8月31日


V怪客造型的人,予人亦正亦邪的感覺。


認識V怪客,大家可能是來自電影,但其造型是起源是一位英國革命列士─蓋伊.福克斯(Guy Fawkes),時間回到400年(1605年)前的英國,當時國王詹姆士一世,改信新教後,拒絕給天主教徒同等權利,導致福克斯等人密謀叛變,暗殺國王。計畫最後失敗,策畫者皆被處死,那天是11月5日。


雖然失敗,福克斯與同黨主張還政於民和其判逆精神卻流傳到了現在,君王思潮鼎盛時期,紀念是在燒毀Guy的假人們,國王御用節日,要人們銘記反判的下場就是死亡,因此在英國迄今仍有以燒假人做為傳統的「篝火之夜(Bonfire)」,但事有正反兩面,上面要人記得處罰下場,平民大眾有人接受官方意識,有人卻是在歌頌和紀念福克斯。如何,有點像台灣人過端午、紀念屈原的fu,也像台灣廖添丁。

 

講完400年前的故事,讓我們回到台灣蕞爾小島,來聊聊金融科技創新公司可以如何好好拿到金融界認為超難拿的金融特許執照

中國金融科技獨角獸落難

在談台灣之前,一定要看看對岸,尤其近來很熱門的財經大事─中國科技運用類股(電商、網路教育和金融科技等)的多舛命運,最震憾的當然是螞蟻金服─螞蟻集團在2014年成立,做得風生水起,被世人視其為金融科技創新的獨腳獸,搞得世界各地都要複製這種模式,螞蟻金服原訂在2020年11月5日要首次公開發行(IPO)上市(這日子令人連想起英國篝火節),但11月3日上海證交所臨門一「踩」,11月5日海內外掛牌無望,在「民退國進」思維再次啟動,連帶網路科技和電商產業無受漁池之殃,中國富豪家族大演21世紀「紅樓夢」。

在對岸,沒有說禁止、法律未沒有說開放,就像西部大荒野一樣,有本事就去圈地,螞蟻金服善用科技、媒體和深黯金融運作實務,營業額愈搞愈大,海內外併購和籌資不斷,去年底公布的營收是1,200多億人民幣營業額,原訂2020年11月5日的IPO案,可望籌資約345億美元(約合新台幣9,842億元),創人類史上最大IPO(首次公開發行)。


但政府就是個有趣的機構,儘管沒有說不行,也沒有同意,但在最後關卡就是可以來個殺手鐧,資本家的一切努力都可能化為烏有。螞蟻金服如此,北京當局那管你全球有多少重量級投資人,管你們這些資本主義者覺得這如何,在中國自有其運行的法則和紀律,外人難以置喙,大家也只能且戰且走看情勢發展。

台灣金融科技獨角獸有兩種,好好vs壞壞

同樣是華人區的台灣呢? 台灣金融業是特許行業,要拿到金融相關特許執照,其實是有其難度。但當全球歌頌金融科技創新,投資又深具成長潛力,全球賭徒都跳下來了,台灣人總麼可以落後趨勢,有為者紛紛打著台灣獨角獸的口號,打算也在台灣大幹一場。


螞蟻可以,台灣也來複製貼上?近來,金融科技就成了金融圈取得特許執照捷徑,但金融圈的老江湖都知道-官威難測,對岸沒有禁止沒有說可以,都可以試,但台灣卻是凡事必請示。在這裡就將媒體炒得火熱的金融科技在台灣落地的兩個案例,來做一個比較,大家就知道老江湖何以還是都按老法辦事。


誰不曾年少,誰不曾輕狂。金融科技喊得震天價響,但落地有誰?除了去年核發的三張網路銀行執照外,最具爭議首推街口支付。街口支付與金管會為其「託付寶(相當於螞蟻支付寶)」一事,鬧得沸沸揚揚,金融圈看熱鬧的人,不少人期望街口能在禁錮的制度裡殺出一條新生路,但街口支付最終被out出局,金管會還祭出一堆罰款、投信職位遭停職之外,連街口支付負責人一職也遭禁止五年內不得出任,這一場與金管會過招,前街口電子支付董事長胡亦嘉贏得「街口小霸王」的封號,霸王自然是不服輸,目前還在與金管會對簿公堂


小霸王的對照組,就是好好投資,這家2016年公司登記成立的資訊科技公司,金管會成立沙盒制度逾三年來,好好投資是最早進入沙盒的業者,當街口小霸王與金管會鬧得不可開交時,金管會還一度歡迎街口也可以加入沙盒來實驗台灣版的支付寶,但小霸王未必動心。

好好投資號稱是金融科技業者第一家落地,並在3月獲金管會的修法,根據商業司的資訊,在6月4日已改制為好好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從事經紀證券商。


比較有趣的是,從事境外基金銷售和總代理,目前市場的主要業者的資本額都至少是七千萬元起跳,例如基富通證券成立資本額是2.1億元,鉅亨買基金-鉅亨證券投顧是資本總額也是八千萬,中租投顧其前身先鋒投顧是台灣銷售第三方基金(基金平台)先驅,早年符合總代理規範資本額必須是七千萬,後來因為業務拓展和併購,資本額也增加到2億元。


儘管金管會對好好投資這家科技公司轉型和改制為「經營基金居間業務的證券經紀商」,在資本額門檻上降到到五千萬元(一般券商4億元)、籌設保證金為一千萬元,以及內部控制制度應依櫃買中心規定辦理。惟好好投資照規矩來,在4月22日經濟部商業司登記已補齊並擴充到1.4億元。「好好」胳臂,看似沒有街口小霸王粗,但服膺金管會的規定卻是無可挑剔。


台灣金融監理機構拿執照,好不好拿?從上面的比較,其實說難不難,說簡單也不簡單,完全就看心念,心念一轉,小霸王就海闊天空;好好若沒有跟著政策好好走,耍外資的屌,恐怕也必須步小霸王的後塵。


英國篝火夜(Bonfire),上位者要慶祝和警示是「順我者活、逆我者亡」,民眾解讀是否都如此,當然是見仁見智,但民主發達的21世紀,應該有不少人覺得蓋伊.福克斯(Guy Fawkes)的反骨很對味。


拿到證券商執照的好好證券,近來也是不斷對外造市,強調好好證券是第一家金融科技拿到金融特許執照,也同時延覽不少金融精英和前輩出任顧問和董事,但至於這家新券商的經營模式,新聞稿1300多字,但只有200多字在說明其業務內容「專營基金業務…的網路證券商…平台上, 不但有傳統基金申購、贖回的初級市場制度外,還打造了一個次級市場交易的平台,讓投資人彼此間可以直接《基金交換》。等於申贖、交換機制兩種雙交易模式,客戶可自由任選。

必也正名:基金交換是Fund Switch,不是Fund Swap。

基金交換到底可不可行,首先我們從名稱上來看:交換,查查英文詞典,會找到swap,但swap在金融交易上使用有其嚴謹處,swap是金融機構在實地查核(DD)交易對手後,會給予一個信用額度,未來各種交易和資產交換就會根據其額度做差額交割,例如美元與歐元換匯交易,就可以依據當天雙率做差額交割。


惟台灣這個基金交換沙盒實驗,只是A基金換到B基金,用switch比較合宜,部分銀行和三大基金平台也都有提供「轉換」和「轉申購」服務機制。轉換是指基金轉換是在同一家基金公司,交換大多數都可依當天執行、並依基金公司的淨值;轉申購是牽涉不同基金公司,目前三大基金平台也都有提供此項服務機制,惟「轉申購」生效日期是相對拖延長,相關費用依當時優專方案計算轉申購手續費。

基金平台的基金轉申購,雖然慢,但絕對省。

例如基富通證券和鉅亨買基金配息基金都是零手續費,因此投資人若將股票基金轉入配息型基金,依目前優惠方案是沒有任何手續費用,與沙盒實驗最大差異是在這項交易成立時間相對較長、淨值多少是無法立即確認。


根據媒體的報導,好好證券負責人楊少銘一再對外強調要改變和顛覆現行基金交易制度和現狀「慢又貴」,變成「快又省」,惟從現狀來看,普惠金融的基金平台相對是有競爭力,尤其是在交易費用上。


資料來源:三大基金平台為主,贖回時間多半是在2-7個工作天,少數才拉長到10以上。
財管銀行做基金交換,非不能、是不為。

深黯基金交易的圈內人士指出,基金交換有基金存量的銀行,其實是最有資格做,重點是要不要做。以台灣財管銀行為例,若有開辦基金交換業務,若有一群投資人(簡稱甲)若在某日申購A基金約1億元,同一天有另一群投資人(簡稱乙)贖回A基金八千萬元,銀行只要媒合甲和乙,銀行需要再向A基金的管理公司淨申購規模就只有兩千萬。


若只是單純交換,投資人的錢還是留在銀行,事情簡單些,但若是基金交換取得現金,事實上這家銀行可以將甲群當天申購的八千萬元,直接兌現給乙群。以常理推斷,銀行自然是能夠多留住客戶一天的錢,就是多留一天,更何況基金申贖原本就有其一套運作原則,贖回到款項匯入,在每檔基金的公開說明書都載明基金申贖所需的時間。


那銀行左手收申購款,右手要支付贖回款,申購款是交易當天就要支付,贖回款則依規定有時間落差3-5個工作天,若銀行也願意承作基金交換這種次級交易,援前例銀行可用當天用淨申購金額支付基金的新申購,手上已入帳的八千萬,可以先墊款支付乙群投資人,再來問題是銀行會願意當天或提前幾天支付乙群投資人,還是照章行事即可?

稀有的券商執照,到底是恩賜?還是燙手山芋?

好好證券獲得金管會核准開辦經紀券商業務,但也同步結束沙盒實驗,好好在沙盒時期是「靠行」遠東銀行,其網站以提供基金資訊為主(網站並無法任何基金可以直接下單買賣和交換)以及公司自稱運用區塊鏈做的基金交換的媒合。如今金管會「恩賜」一張執照,除基金交換外,也可以開辦基金申購和贖回業務,好好證券等於是第二個基富通,改為券商後,目前網頁雖可申請加入和開戶,但網站上「看得到但無法下單」,沒有下單交易的功能,是因為還沒有跟任何一家基金公司先簽訂銷售契約


基金網路券商,迄今沒有簽訂任何基金銷售契約,一個空無一物的交易平台,卻在官網上大力行銷,以零手續費揪團的訴求、鼓勵投資人申請開設券商帳戶移民「好好星球」投資,這與一般金融業者是先與基金公司簽訂銷售合約、基金上架、測試無誤後,才對外開張大打廣告行銷,好好證券的作法卻是反其道而行─先對外發布新聞強調自己有金融業的大咖加持,再舉行記者發表會,之後才要邀請基金業者舉辦說明會,這種作風蠻特異獨行。


基富通證券成立和規模得以在四、五年內快速成長,最大闗鍵是在金管會力挺,投信暨投顧公會籲請公會業者鼎力贊助,中間還歷經兩次增資,不論是商業或半政策推動的好享退方案,屢屢都要靠基金業者再出資襄贊,各方出錢出力下,才能將專案辦得有聲有色,終於在去年轉虧為盈。


反觀鉅亨買基金和中租基金平台,沒有官方的帶動唱,一切都要靠實力,才能打出自己的一片天,而兩大平台也都各有自己胳臂粗的後台,各有自己的生存之道。基金平台除了這三家,投信業者也都自架自家基金平台,有的投信賣自家基金,也兼營銷售境外基金,例如復華投信。基金平台的業者,加總起來三、四十家,偏偏台灣基金市場在欠缺稅法獎勵下,沒有美歐和香港的個人退休投資儲蓄的長線資金


基金銷售市場競爭超級紅海,小蝦米的基金平台和基金業者,必須與金控背景財富管理銀行、保險公司競爭,近來還要跟股市強強滾的ETF一爭高下,績效勝出,才有機會贏得投資人青睞,到基金銷售通路和基金公司指定購買。


台灣基金生態系裡,基金與股票差不多,券商炒股票和ETF,銀行炒基金,基金銷售機構期望透過頻繁交易帶入手續費收入,能獲長線投資者青睞者,基金商品偏向配息型債券和平衡(混合資產)基金,不少更發展後收手續費級別,以目前基金後收級別通常是綁約三年,提前贖回就有違約手續費,投資人若已綁約何來交換(後收級別基金若是在同一系列是可以同級別做轉換)其他公司基金?


好好證券以基金交換的創新,獲准通過沙盒實驗,又能取得執照,筆者認為,基金交換要做到快和省,初心是好的,技術上透過區塊鏈可做到安全、保密和快速,這對消費者是好事,投資方法多了一個選項,也撞擊僵化的基金銷售市場。但重點是一家從零到有、成長到數百億規模資產的銷售機構,才有夠大的庫存基金,才能做交換,是需要時間來燉煮,這絕對是一道功夫菜,不可獲缺的三大關鍵是時間、火喉和專業


基金市場如此紅海,好好證券加入,真的能顛覆既有基銷售市場嗎?

基金交換,有市場、行得通嗎?

基富通證券行,好好證券能強逼基金業者簽訂銷售契約?

金管會頒發執照,到底是對創新者一種獎勵,還是對金融科技政策有交待?

好好證券能夠獲得政策保護期有多久?

金管會將再核發基金交換執照給銀行或其他平台嗎?


好好投資從資訊科技公司,改制為專營基金銷售的網路券商,這個轉型真的好厲害,但再來是不是會有好未來、好發展,基金界的老先覺說:「創新雖好,重點是要能繼續做下去。」好戲的紅幕才剛剛升起,讓我們好好繼續看戲、觀察下去。

420 次查看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Comments


bottom of page